中国家禽网 - 家禽行业门户网站 !

商业资讯: 企业新闻 | 科技新闻 | 致富经 | 疾病防止 | 政策法规 | 人物访谈 | 行业综述 | 行业动态 | 繁殖育种 | 科技信息

你现在的位置: 首页 > 商业资讯 > 人物访谈 > 有胆量 很勤劳——邓孟荣的成功之道
3.biz | 商业搜索

有胆量 很勤劳——邓孟荣的成功之道

信息来源:jiaqin.biz   时间: 2012-03-02  浏览次数:1054

    今年9月初,武鸣县第二批乡土人才名单新鲜出炉,45名在农业、工业、文化等领域有突出贡献的人一时成为大家竞相谈论的“明星”。其中,来自仙湖镇邓柳村七组的邓孟荣因规模养鸽、带动周边村民养鸽也成为“明星”之一。“有胆量”、“很勤劳”成为村民对邓孟荣的评价。
    “鸽子王国”
    今年42岁的邓孟荣看起来相当瘦弱,多年磨炼和见识让他变得精明和谨慎。在邓柳村委主任邓大福的介绍下,邓孟荣以农民特有的真诚,带我们去参观他的“鸽子王国”。
    邓孟荣有两处养鸽场。一处是在3层半的四合院的楼房上,第一层住人,几百对鸽子和饲料安放在楼房。刚走上楼梯,就听见许多鸽子低沉的鸣叫声。每间20平方米的房里摆着两至三排长笼,每排有三层,每层有很多个小笼,每个小笼住着两只种鸽。仔细一看,不少鸽子在孵蛋,喂养小鸽子。
    今年6月份,邓孟荣又在自己承包的开荒地建了一个90多平方米的养鸽场,扩大了养殖规模。现在,邓孟荣所养的鸽子数量已经达到5000对,年出栏10000羽,仅此项目,年收入就4万元。除妻子外,邓孟荣还聘请3位工人做饲养员。
    “明年打算再增加数量,可能要达到6000对;但我并不是我们村饲养规模最大的。”邓孟荣谦虚地说。
    “虽然不是最大,但却是最早的,不少村民养鸽子都是学他的。”村委主任邓大福说。
    仙湖镇邓柳村有三大农业产业:水稻、甘蔗和木薯。2006年,该村年人均收入是2600元,但10户养鸽农民年收入均超过万元,一些村民正在加入养鸽致富行列。
    “大胆”带来成功
    邓孟荣说,最初养鸽是为穷所逼。
    邓孟荣有不少兄弟姐妹。上世纪80年代,结婚后的他不仅要和一个弟弟住在三间破旧的瓦房,而且分得的水田只有一亩多,生活过得异常艰难。
    因为觉得养家禽、家畜的周期过长,见效慢,邓孟荣1985年买了二十多对土鸽子来饲养。由于土鸽子长势慢,邓孟荣并没有赚到很多钱。
    2000年,邓孟荣开始饲养美国王鸽,并且胆子越来越大。他渐渐放弃家里的农活,专心养鸽子,这让许多村民不理解,就连妻子也劝他,不要养这些臭烘烘的鸽子。
    2002年,南宁市肉鸽市场价格出现低潮,冲击了许多养鸽户的养殖热情,许多人纷纷“改行”。就在这时,邓孟荣做出了许多人难以做到的事情———他用比较低的价格从其他养殖户那里收购了1000对鸽子,连同笼子和其他设备,扩充了自己的规模。
    这件事曾引起了其他村民的议论,为什么人家越不养他养得越多,越亏越要养呢?
    果然,邓孟荣的“大胆”为他带来了成功。不久,肉鸽市场回升时,那千对鸽子给他带来了不少的利润,邓孟荣掘出了“第一桶金”。
    耕耘就有收获
    说起饲养技巧,邓孟荣滔滔不绝。
    “养鸽子虽然一个多月就可以见钱,但里面需要勤劳、耐心和精力。”邓孟荣说。
    邓孟荣没有经过饲养培训,经验主要依靠观察和摸索。有时候为了摸清鸽子的健康状况,他不分昼夜地待在气味极浓重的鸽子舍里,手捏鸽粪便,随时观察。
    邓孟荣说,鸽子窝一定要干燥,粪便要及时掏出来,否则会把鸽子和蛋捂湿捂出毛病,所以他在每个鸽窝都铺上柔软而干燥的稻草。每次看到有粪便积在窝里,就用手或者用木棍拨出来。
    虽然鸽场有4名饲养员,平时的喂养已经不需要邓孟荣亲力亲为,但每个星期他都要熬夜3天,亲自为每窝鸽蛋检查,挑出没有受精的卵。“这样,就可以让鸽子提前进入繁殖期,不浪费时间。”邓孟荣介绍说。
    2005年以前,邓孟荣卖鸽子全是自己拉到南宁市场去卖,风雨无阻。先是50对、60对再到100对地骑摩托车拉鸽子到南宁五里亭市场卖,每对的价钱仅仅十多块钱。有时候出笼的鸽子多,就来来回回多拉几趟。去的次数多了,收购鸽子的老板就“盯”上了他,主动与他合作。但当时邓孟荣饲养的鸽子不够多,他就发动周围的村民把鸽子拉到他家里,一起卖给南宁老板。现在,一旦收购鸽子的老板来,主要是和邓孟荣联系,在接到他的电话通知后,养鸽子户就拉着鸽子从四面八方赶来,聚集在他家门口,那场景就像赶集一样。
    ——本信息真实性未经中国家禽网证实,仅供您参考